日光浴 |
责任编辑:林子
日期:2007/8/27 16:26:00 浏览:1333次
文字大小[大 中 小] |
自己也算是个老泉州了吧,刚来泉州时自己还是青春年少的小青年,好不容易等到五一长假,和同学飞扬跋扈地去旅游古城各处的美景。尽管一个个都是口袋干瘪的穷小子,却有万丈的豪情,不名一文,身怀天下,指点江山,激昂文字,在山水、田野与城市之间来回穿梭, 倒也有滋有味,乐此不疲。其时去的一些小地方大多忘却,至今记忆犹新的尚有一处,南俊巷的承天寺。
对于任意一种宗教,我都有一定的敬畏心理,它们大多是催人向善的,其教义对于改良这个世界有着重要意义,又能给人一定的灵魂寄托,让人感觉到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无靠无依、孤苦伶仃的。然而,在南俊巷的那个寺院的所思,多多少少动摇了我的敬畏感。
那个寺院颇有一定的名气。奔波疲惫之时,驻足一个阴凉处,不经意间竟又发现一个景点,叫做放生池。可怜的放生池大约有一百多个平方的面积,蓄水浅薄,在炎炎烈日下,放生池里生灵们的生存状况可想而知,在众目睽睽之下,已有不少的鱼儿禁不起“慈善”的折磨,亮起了它们雪白的肚皮…
关于放生的事情,在历史上多有重复,颜真卿曾经为唐肃宗书写过《天下放生池碑铭》等多块铭文,皇帝的作秀之举在各朝各代长盛不衰地演绎着:他们杀起人来伏尸百万,却对三两头鱼虾鳖蟹施以恩惠,假仁假义。尽管这般的举动直到今天仍未完全灰飞烟灭,但真正能仗义执言、一语道破者尚无几人!
统治者为笼络人心屡举放生之秀,明眼人早已洞若观火,而宗教之士们的所作所为往往为人忽略。其实,细想一下,他们大抵没有什么两样---借着仁爱之名,做着荼毒之事。没有捕生,何来而放?即便放了,名为“放生”,实为“放死”。假若真的有爱心,未必需要借助一些虚张声势的行动来表示。大音稀声,大象无形,真正的慈悲往往蕴涵在默不做声的关爱里。佛陀若有千里之眼,看到污秽不堪的放生池里,漂浮着的凌乱或者渐渐发臭的尸体,必定会哀叹世人对他的误读…
有时候虚假就象黑暗,你若一直安然舒适地蛰伏其中,恐怕永远都没有冲破黑暗的可能吧!
|
|
|
本文共收到鲜花×0朵;被砸鸡蛋×
0
个 [觉得本文写得还行送朵鲜花,如果不好砸个鸡蛋] |
说明: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网络,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,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|
|
|